巡洋舰在无尽的拉格朗日中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舰种,兼具火力、防御和功能性。其定位介于驱逐舰与战列巡洋舰之间,生产成本低于大型主力舰,但综合性能优于驱逐舰,是中后期舰队核心力量。巡洋舰通常配备多种武器系统,包括反舰导弹、鱼雷、离子炮等,可针对不同目标调整战术。部分型号还具备载机能力或特殊战术系统,使其在舰队编组中具有较高灵活性。根据战斗强度,巡洋舰可分为T0至T2多个梯度,T0级如卡利斯托-重型鱼雷袭击舰拥有对战列巡洋舰优先打击特性,而T2级如KCCPV2.0轻型轨道炮巡洋舰则适合新手过渡使用。
从武器配置来看,巡洋舰普遍采用混合火力设计。以奇美拉级重型巡洋舰为例,其主武器为3组双联装对舰火炮,满级单发伤害达546点,冷却时间11.2秒;副武器配备反舰导弹阵列,可对敌舰造成持续伤害。这种多武器系统组合使其能应对不同战场环境。部分型号如艾奥级攻坚离子炮巡洋舰则专精能量武器,离子炮增强后单发伤害极为可观。巡洋舰武器普遍存在冷却时间较长的特点,需要通过技术值强化或舰队配合来弥补输出间隙。
防御性能方面,巡洋舰通常拥有优于驱逐舰的护甲和结构值。奇美拉级凭借13万耐久值和180护甲成为巡洋舰中防御标杆,其装甲系统满级后可媲美战列巡洋舰的防护水平。部分型号如ST59级防御战列巡洋舰可通过技术值强化切换物理/能量防御模式,适应不同敌人攻击类型。但需注意巡洋舰站位多为中排或后排,实际承伤能力受舰队阵型影响较大,需要合理搭配前排舰船提供掩护。
载机型如KCCPV2.0-轻型载机巡洋舰可搭载4架中型战机,通过舰载机补充制空或反舰能力;猎兵级重型载机巡洋舰则配备专用机库系统。部分型号还具备特殊战术模块,如光锥级巡洋舰的校射无人机可提升舰队命中率,卡利斯托集束鱼雷袭击舰的弱点识别系统能增加30%攻城伤害。这些功能性设计使巡洋舰在舰队中能承担更多战术角色,而非单纯的火力输出单位。
技术值强化方面,巡洋舰通常遵循扬长避短原则。输出型优先点主武器冷却、暴击和伤害;防御型强化装甲系统护甲与结构值;载机型侧重舰载机相关模块。策略技能如周期集火、弱点识别等需消耗大量技术值,但实战价值较高。需注意不同型号巡洋舰的最佳加点方案存在差异,例如鱼雷型卡利斯托建议优先点命中率以应对拦截舰,而对舰型则需平衡冷却与伤害加成。合理的强化路线能显著提升巡洋舰的战场表现。